2019年获批建设,学校、学院认真组织建设,与时俱进,保质保量的超额完成建设规划。借助新校区搬迁,中医信息应用实验示范中心得到了极大发展,中心教师以KB体育网页登录为主不断吸纳相关文献信息、统计专业教师,并成功申报国家级教学思政团队。服务专业由原来的中医学、中西医结合临床、针灸推拿学,增加了中药学、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。
1.多方联合,建立文献信息数据库
联合图书馆,购置了核心检索系统如:三大中文数据库(cnki、维普、万方),外文库重要数据库(PubMed、Web of science、Sciencedirect、Springer、scifinder等),特种文献(学位、会议、标准、专利、中医药领域重要工具书等)。结合开设了“数据库检索与应用”选修课和PubMed检索与利用等二课堂活动,提高了学生掌握医学文献原文的获取方法,了解检索策略制定方法及医学信息分析、处理、调研的基本步骤和方法。
联合循证中心,开展中医药临床评价和方法学研究,开设了循证医学与流行病学、循证中医药学实践课程,推广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传播与应用,构建了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库。
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献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,购置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,设计编制完成了方剂配伍分析软件,建立方剂学数据库。
2.三位一体,构建了中医信息应用课程体系
注重课程育人、实践育人、科学育人三位一体的中医信息的采集、分析、应用培养过程。
针对文献检索应用研究,开设了实用中医信息模块,如文献检索与应用、中医文献导读、实用中医信息学、中医诠释学导论等课程。
针对中医信息技术应用,开设了中医信息技术应用模块,如人工智能原理、医学传感技术、医学数据挖掘、中医工程导论、虚拟现实技术等课程。
针对循证中医药研究,开设了循证中医药学模块,如循证医学与流行病学、人工智能与中医学、数据库检索与应用、循证中医药学实践课堂等课程。以上课程均纳入近3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。
3.健全教学资料,完善实验课程教材、大纲、讲义建设
针对新开、新增中医学导论、伤寒金匮温病方证综合辨析与应用实训、基于“阳虚寒积证”的辨治及含附子方剂的安全使用和中毒诊治等必修课。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,新增课程完成了讲义编写或自编教材撰写。其中伤寒金匮温病方证综合辨析与应用实训成为校本教材。
4.与时俱进,助力学校新专业建设
为适应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与融合新趋势,中医信息应用实验教学课程不断完善,医学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。根据中医药信息学科发展现状,学校2017年开始招收医学信息工程专业,实验中心课程辐射该专业知识能力要求,助力了新专业建设。